You may also like
其他地區 乃波山 遠眺乃波山(Mt. Nebo) 一、地理介紹 乃波山座落於約旦河東岸(Transjordanian)高原、Madaba往西七公里的Faysaliyah村莊旁。乃波山的東邊是Afrit河谷(延伸到el-Kanisah河谷),南邊是Judeideh河谷,往北是en-Naml河谷,而更北則是Ayoun Mousa河谷。乃波山西側與約旦河谷相連。 乃波山最高峰位在Belqa高原,海拔八百公尺以上。其他的山峰略低,但全部超過海拔七百公尺。其他的山峰中最具有歷史意義的是,位於西邊海拔710公尺的Siyagha和東南邊的海拔790公尺的el Mukhayyat。山中有數條全年奔流的瀑布:Ayoun Mousa and Ain Jemmaleh在北邊,南邊則有Ain Judeideh, Kanisah and Ain Hery。 乃波山的地形有如一個獨特且天然的觀景台,可供鳥瞰聖地和南約旦的風光。向南邊看,整個環視區域可以囊括死海和猶大曠野;向西邊看可以看到約旦河谷以及猶太和撒瑪黎雅境內的山地,並包括北邊的歐瑟亞先知埋葬地(Jebel Osha)和Zerqa河谷的南側。附近安曼(Amman)的山丘清楚可見,與山丘交界的Hesban高原和Mushaqar也在視線之內。 天氣好的時候,在乃波山光憑肉眼即可辨識白冷城和附近的大黑落德堡(Herod’s fortress […]
其他地區 佩特拉 佩特拉(Petra,源自希臘語Πέτρα,原意是「岩石」;阿拉伯語:البتراء)是約旦的一座古城,位於安曼南250公里處,隱藏在阿拉伯谷東側的一條延自死海至亞喀巴灣的狹窄峽谷內,目前最為人所知的是其石雕建築。 地理 Petra的古老名字是Rekem,和Mount Seir相連的死海卷軸曾有記載。此外,Eusebius和Jerome也曾宣稱Rekem是Petra的本名,因為歷史學家Josephus, Pliny the Elder和其他作者都指出Petra是納巴泰人(Nebataeans:說阿拉美語的族人)的首都,以及當時商隊交易的中心。Petra被高聳的岩石與常年流動的溪流環繞包圍,這些天然屏障使她成為安全堡壘,她也由於位居交通樞紐,而控制了古代的主要商業道路:西往迦南、北通Bosra和大馬士革、經由Aqaba和Leuce前往紅海,以及跨越沙漠通往波斯灣等。 考古挖掘已經證實,這個沙漠之城的崛起是因為納巴泰人控制和運用水源的能力而創造了人工綠洲。這個區域不時遭受突如其來的洪水,然而考古證據顯示,納巴泰人利用水壩、水槽及排水管有效地控制了洪水。這些發明所儲存的水使他們得以度過更長的乾旱時期,使得城市的經濟活動更繁榮。 佩特拉(Petra)著名的「寶庫」-卡茲尼神殿(Al Khazneh,又稱the Treasury) 雖然早期接觸Petra人多由南方而來(經由沙烏地阿拉伯環繞Aaron山的路徑,穿過Petra平原而來),或是從北方高地而來,當代來此拜訪的人則大多是由東方來到這個古老景點。這個東方的入口讓人印象深刻,險峻地穿過狹窄、黑暗、只有三到四英呎寬、稱為「箭矢」(Siq)的峽谷。這是一個天然的地理景觀,由於砂岩中的深刻隙縫,經由通往Musa河谷(Wadi)的水流經年累月地川流而過所形成。在這個峽谷的盡頭,就是Petra最經典的遺跡,聳立在沙岩懸崖上精心劈出的「寶庫」(Al Khazneh: the Treasury)。 就在「寶庫」不遠處,Nejr的山腳下是一個宏偉的劇院,這麼設計是為了盡可能把最多的墓盡收眼底,由此處放眼望去,剛好由山谷的出口看向廣大的平原,風景十分令人驚艷。這座圓形露天劇院是被嵌入山腹之中建造的,包含其中的一些墓穴。矩形方正的基座顯而易見,幾乎是三面玫瑰紅的山壁作牆,由很深龜裂分成不同區域,塔頂上並排著由岩石刻成的圓球。(And lined with knobs cut […]
其他地區 阿克城中世紀聖殿騎士會士地底通道 阿克(Acre)古十字軍城堡遺跡 以色列西北部地中海沿岸有一個風景優美的廣大海灣,南端是以色列第三大城海法市(Haifa),北端則是著名古城Acre,距離黎巴嫩邊境僅十公里左右。Acre是一個具有5000年歷史的古城,中世紀時代這個城市的名字是Akko。1219年聖方濟隨著十字軍來到聖地,便是在此登岸,揭開方濟會士800年來在聖地服務的序幕。 從海法(Haifa)巴哈伊花園(Gardens of Bahaï)望向下方濱海的海法城市 十字軍東征是歷史上著名的宗教戰爭,軍隊中都帶有隨軍服務的神職人員,也有軍人來到聖地後因大受感動而加入神職,或自行組織新的修會團體,「聖殿騎士會」(the Templar Order)便是其中相當著名的一個例子。 聖殿騎士會是一個「軍人組成的隱修會」(military-monastic),代表教宗照顧從歐洲前來聖地的朝聖者與病人們。他們最初定居在耶路撒冷的聖殿山上,因而被稱為Templars - 「聖殿的守衛者」。當Saladin於1187年征服耶路撒冷後,聖殿騎士會便轉移駐紮於Acre。從這個時前開始(十二世紀末期),聖殿騎士會的成員便在Acre城西南方建築他們的居所。 今日來到Acre的訪客還可看見他們建造的著名秘密隧道(Templars Tunnel)遺跡。通道西側的盡頭,佇立著聖殿騎士會的中央堡壘。「聖殿騎士會的堡壘是城中最堅固的建築,其主要的部份毗連著海岸線。它的入口處就如同一座堅強的堡壘一樣,有二座堅固的高塔做護衛,每一座高塔的牆壁都厚達28英呎。在主要高塔的二側另外建有二座較小的高塔;每一座高塔的頂端,各站有一隻如牛體型大小的鍍金獅子。」(1291年Acre被包圍之時,住在此地、由漆冬來的聖殿騎士的紀錄) Acre城中世紀聖殿騎士會士(The Templars)地底通道(Templars Tunnel) 阿克(Acre)城地圖解說板 阿克(Acre)城十字軍城堡內部十字交錯的拱形屋頂。 通道的下面部份,是由天然的岩石所鑿成的,而其頂端部分則由鑿石所建,並有著半圓形的拱頂。這條通道是一條連結宮殿到港口間,具有戰略地位的地下秘密通道,從聖殿騎士會堡壘的西方,穿過Pisan Quarter,而通往該城東方的港口,全長350公尺。 […]
其他地區 厄里亞先知峰 加爾默羅會修道院(Muhraqa Monastery)外觀,位於加爾默耳山脈的東南角。 Muhraqah是著名的厄里亞先知和巴耳邪神諸先知對決並奉獻犧牲的地點。此處位於加爾默耳山脈的東南角,海拔482公尺,可以俯視Esdraelon平原。目前已有公路到達此地,由海法市到Muhraqah只有27公里,約需45分鐘車程。 列王紀上第十八章非常戲劇性的報導了整個故事。當時阿哈布為以色列國王,娶了提洛王的女兒依則貝耳為妻,婚後這位邪惡的皇后將巴耳神的崇拜引進以色列國。厄里亞先知為維護信仰而起身抵抗,建議阿哈布王將所有民眾與巴耳邪神的先知們都聚集到加爾默耳山上,並在那裡向巴耳先知們提出挑戰(列上十八21)。由於巴耳先知們不能從天上呼求降火於祭壇,而厄里亞先知卻成功地呼求天主降火焚燒了祭品,因此證明巴耳先知們是假先知,厄里亞於是要求民眾將他們全數殺死於克雄溪畔(列上十八40)。 加爾默羅會修道院前有一尊「厄里亞擊殺假先知」的雕像。 由這段敘述我們得知,這個事件發生於克雄小河附近。因為Muhraqah到海法的路上,沿途山路陡峭,因此這個事件不可能發生於克雄溪谷地區。猶太傳統非常強烈地主張這個事件就是發生於Muhraqah。辣彼Benjamin of Tudela(1165)曾提到加爾默耳山上的厄里亞祭壇;辣彼Jacob of Paris(1228)曾經到訪此處。他們都報導在那裡有十二個石頭的古老紀念碑,代表厄里亞修築的祭壇。從十七世紀以來,許多基督徒,包含加爾默耳聖衣會士,都證實此事。然而後來這些石頭消失於1830到1850年間。 目前的聖堂所在之處原本是一個由巨石開鑿而成的祈禱所。辣彼Jacob of Paris報導伊斯蘭教徒常來拜訪這個祈禱所,並點燃蠟燭向厄里亞表達敬禮。這個建築大概可以回溯至十字軍前期時代,後來成為廢墟。1883年聖衣會士在原址修建了目前的聖堂。 加爾默羅會修道院的聖堂牆上,有一雕塑作品,描述了《列上十九》中天使對厄里亞說:「起來,吃罷!因為你還有一段很遠的路」的故事。 一百多年來,此處都由加爾默耳會士擁有。最近他們重新整修聖堂,安置了一座十二塊石頭的祭台,以紀念厄里亞曾經用來修建祭壇的十二塊石頭(列上十八31)。 此處通往主要道路的斜坡上,可以發現Bir el-Muhraqah,可能就是提供祭獻所需水源之處。稍遠一點可達人口稠密的猶太小鎮Sumaka,從拜占庭時期便有人在此居住。很可能由於此處靠近厄里亞先知獻祭的地方,所以猶太人才移民於此。 加爾默羅會修道院天台漆著指向西方各地的指標。指標有加爾默爾山、地中海、凱撒勒雅、哈德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