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yland.ccreadbible.org

伯達尼

橄欖山

伯達尼

拉匝祿復活堂(St Lazarus Church)外觀

伯達尼這個地名在福音中出現過許多次。首先,路加福音談到耶穌曾經拜訪過的瑪利亞和瑪爾大兩姊妹,就是住在伯達尼。路加給我們報導了這一段充滿友情的故事,在此之前是著名的善心撒瑪黎雅人的比喻。這段耶穌拜訪瑪利亞和瑪爾大的故事發生在耶穌前往耶路撒冷的旅程中(路十38-42):

他們走路的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名叫瑪爾大的女人,把耶穌接到家中。她有一個妹妹,名叫瑪利亞,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講話。瑪爾大為伺候耶穌,忙碌不已,便上前來說:「主!我的妹妹丟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介意嗎?請叫她來幫助我吧!」主回答她說:「瑪爾大,瑪爾大!妳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其實需要的惟有一件。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從她奪去的。」

拉匝祿復活堂內牆上壁畫。壁畫下方寫著:「Dixit illis Dominus: Martha, Martha, sollicita es, et turbaris erga plurima.(路十41)」(主回答她說:「瑪爾大,瑪爾大!你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

我們由若望福音還知道這對姊妹還有一個兄弟,名叫拉匝祿。若望福音報導了關於他患病、死亡以及如何被耶穌復活的故事(若十一):

有一個病人,名叫拉匝祿,住在伯達尼,即瑪利亞和她姊姊瑪爾大所住的村莊。瑪利亞就是那曾用香液傅抹過主,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過他腳的婦人,患病的拉匝祿是她的兄弟。她們姊妹二人便派人到耶穌那裏說:「主啊!你所愛的病了!」耶穌聽了便說:「這病不致於死,只是為彰顯天主的光榮,並為叫天主子因此受到光榮。」耶穌素愛瑪爾大及她的妹妹和拉匝祿。當他聽說拉匝祿病了,仍在原地逗留了兩天。

接著我們在下面的經文就要聽見這位天主子如何受到光榮的敘述:

耶穌一到伯達尼,得知拉匝祿在墳墓裏已經四天了。伯達尼靠近耶路撒冷,相距約十五「斯塔狄」,因而有許多猶太人來到瑪爾大和瑪利亞那裏,為她們兄弟的死安慰她們。瑪爾大一聽說耶穌來了,便去迎接他;瑪利亞仍坐在家裏。瑪爾大對耶穌說:「若是你在這裏,我的兄弟決不會死!就是現在,我也知道:你無論向天主求什麼,天主必要賜給你。」耶穌對她說:「你的兄弟必定要復活。」瑪爾大說:「我知道在末日復活時,他必要復活。」耶穌對她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著;凡活著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麼?」她回答說:「是的,主,我信你是默西亞,天主子,要來到世界上的那一位。」她說了這話,就去叫她的妹妹瑪利亞,偷偷地說:「師傅來了,他叫你。」瑪利亞一聽說,立時起身到耶穌那裏去了。

那時,耶穌還沒有進村莊,仍在瑪爾大迎接他的地方。那些同瑪利亞在家,安慰她的猶太人,見她急忙起身出去,便跟著她,以為她往墳墓上去哭泣。當瑪利亞來到耶穌所在的地方,一看見他,就俯伏在他腳前,向他說:「主!若是你在這裏,我的兄弟決不會死!」耶穌看見她哭泣,還有同她一起來的猶太人也哭泣,便心神感傷,難過起來,遂說:「你們把他安放在那裏?」他們回答說:「主,你來,看罷!」耶穌流淚了。於是猶太人說:「看,他多麼愛他啊!」其中有些人說:「這個開了瞎子眼睛的,豈不能使這人也不死麼?」耶穌心中又感傷起來,來到墳墓前。這墳墓是個洞穴,前面有一塊石頭堵著。耶穌說:「挪開這塊石頭!」死者的姊姊瑪爾大向他說:「主!已經臭了,因為已有四天了。」耶穌對她說:「我不是告訴過你:如果你信,會看到天主的光榮嗎?」他們便挪開了石頭;耶穌舉目向上說:「父啊!我感謝你,因為你俯聽了我。我本來知道你常常俯聽我,但是我說這話,是為了四周站立的群眾,好叫他們信是你派遣了我。」說完這話,便大聲喊說:「拉匝祿!出來罷!」死者便出來了,腳和手都纏著布條,面上還蒙著汗巾。耶穌向他們說:「解開他,讓他行走罷。」

拉匝祿復活堂內牆上壁畫。壁畫下方寫著:「Pater, ut credant quia tu me misisti. Hæc cum dixisset, voce magna clamavit : Lazare, veni foras.(若十一42-43)」(父啊!... 好叫他們信是你派遣了我。說完這話,便大聲喊說:「拉匝祿!出來罷!」)

若望福音的作者記載耶穌復活拉匝祿的故事之後,又繼續報導了另一個與這三個姊弟有關的故事,也就是他們直接在耶穌面臨死亡時所發生的事情(若十二1-8):

逾越節前六天,耶穌來到伯達尼,就是耶穌從死者中喚起拉匝祿的地方。有人在那裡為他擺設了晚宴,瑪爾大伺候,而拉匝祿也是和耶穌一起坐席的一位。那時,瑪利亞拿了一斤極珍貴的純「拿爾多」香液,敷抹了耶穌的腳,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屋裏便充滿了香液的氣味。那要負賣耶穌的依斯加略猶達斯即他的一個門徒便說:「為什麼不把這香液去賣三百塊「德納」,施捨給窮人呢?」他說這話,並不是因為他關心窮人,只因為他是個賊,掌管錢囊,常偷取其中所存放的。耶穌就說:「由她罷!這原是她為我安葬之日而保存的。你們常有窮人和你們在一起;至於我,你們卻不常有。」

拉匝祿復活堂內牆上壁畫。壁畫下方寫著:「venit mulier habens alabastrum unguenti nardi spicati pretiosi : et fracto alabastro, effudit super caput ejus.(谷十四3)」(來了一個女人,拿著一玉瓶珍貴的純『拿爾多』香液。她打破玉瓶,就倒在耶穌頭上。)

關於對這個地方特別的敬禮,很早就留有證據。早在330年,一位來自Bordeaux的朝聖者就已提到,安葬拉匝祿的地窖 ─ 也就是耶穌復活他的地方。另一位非常具有觀察力的朝聖者Aetheria,留下了有關於拉匝祿在慶典中所做的禮儀慶祝的記載。聖熱羅尼莫也曾證實,在此很早就建立了第一座聖堂。

這個最古老的聖堂留下了寶貴的馬賽克遺跡,如今被非常完好的修復,並保存在目前拉丁禮的拉匝祿教堂前面的庭院中。而在當今教堂西面入門的地方,還可以看見這個最古老教堂的Apsis的某些部分。這座古老的教堂建築於第四世紀,其後,於AD500年又建立第二座教堂。第二座教堂的Apsis向東移了差不多23公尺,大概就是現今教堂司祭所在的地方,因此,這座教堂比第一座教堂有更多的空間。那個環繞現今聖堂前廳的牆壁也屬於這座教堂古老的牆壁部分;此外,在教堂外庭院中的兩個石柱基座也屬於這座古老教堂,在第七世紀阿拉伯攻打耶路撒冷的時候,這座教堂倖免於難。AD680時,有一位Arkulf主教還發現,當地有一座非常大的修院以及很大的聖殿。

中世紀時,這個地方所建築的教堂大概是這裡所建築的第三座聖堂。基本上非常符合第二座聖堂的位置,但是,它的石柱變得更為堅強結實。當時,Melisenda皇后被這座教堂的景象深深感動與吸引,因此,在1138年向聖墓的正權人購買這個地方,並把它捐獻出來,增建成為一位專門為王宮所服務的本篤會修女的會院。

拉匝祿復活堂前空間
中世紀庭院

今日的拉匝祿教堂是由建築師A. Barluzzi在1952-1954年間領導建立的。方濟會士在差不多一個世紀之前買下了這塊土地,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對此地進行徹底的挖掘、考古等研究工作之後,才開始建築這座現代的聖堂。這個聖堂的建築形式是希臘的十字架形狀,但是完全沒有窗戶,因為是模仿一個墳墓的形式所建造。在相同長度的十字架手臂的上方牆面,有三個馬賽克壁畫,傳達和伯達尼相關的福音故事。同時,人們為了使過去的教堂也能夠表現出來,因此,這個最新的教堂它的寬度和第二座拜占庭時代的教堂一樣,只是長度略短,因此保留了更多的空間,安置一個漂亮的庭院。這個庭院就是第二座教堂的前廳走廊。

拉匝祿復活堂內部

拉匝祿的墳墓

中世紀在此建築而成的第二座聖堂,已經有一部份變成回教的清真寺,拉匝祿的墳墓就位於此。方濟會士在1613年花了大筆的金錢買下此地,從道路旁通過一段共24階、非常陡峭的階梯,直接下去可以抵達這座墳墓。這個墓穴本身只有一個前廳以及墓穴本身,除此之外再也看不見任何東西。今日的考古學家在拉匝祿墳墓的對面也發現不少墳墓。

沿著這個街道繼續往上走,就可看到東正教建於1965年新的拉匝祿堂。這座堂分上面和下面兩層,那個中世紀形狀的塔屬於當時的守望塔,它是12世紀Melisenda女王為了保護本篤會修女建築的。

拉匝祿之墓(St. Lazarus t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