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yland.ccreadbible.org

主哭耶京堂

橄欖山

主哭耶京堂

從克德龍(Kidron)溪谷登上橄欖山的途中,有一座名為“Dominus Flevit”(主哭了)的小教堂,它座落的位置俯視著耶路撒冷城。這個地方十分符合路十九37-42記述事蹟的地點。

許多人相信這是耶穌當年哀哭耶路撒冷的地點,其實這個傳統始於十字軍時期,當時人們開始標示這個地點,紀念這個感人的事件。當十字軍撤退後,此處的聖堂被毀壞而成為廢墟。1518年,此地建了一座清真寺,可能是土耳其人所為,當地人通常視它為一所伊斯蘭學校。此地被稱為Mansouriyeh(勝利),也被稱做Khelweh(隱居所)。方濟會士因為沒辦法得到原遺址,就在上橄欖山通道的南側買下了一小塊地,並在1891年建起一座小堂。

主哭耶京堂(Dominus Flevit)外觀

1913年,一位名為Mellon的女士在方濟會建的小教堂前蓋了一間小屋,後來交給St. Joseph修女,之後又轉售給葡萄牙女士De Mello。1940年時本篤會修女由於經濟拮据,將一部份的產權賣給方濟會士,並將原先的圍牆重新移位。之後,由於修女們對大戰時期草草修築的圍牆不太滿意,因此方濟會士於1953年開始重新修築,卻意外地在地基下挖到了古老的墓地。在方濟會士Bellarmino Bagatti 神父領導下,自1953至1955年間對整塊地區展開一段極有意思的考古挖掘。

挖掘的結果遠超出所有人的預期。一座後銅器時代的墓穴,對耶路撒冷的文明有著極重要的意義,因為這正是希伯來人最初佔領此地的時期。還有一大片介於136BC到AD300年間的墓地,其中含有大量文物。這一片墓場分為兩個時期,各有不同的風格與文化。第一時期起於主前185年,特徵是爐形洞穴式(kokhim)的墓穴。第二時期的墓穴呈拱形壁甕式,屬於第三到第四世紀。爐形洞穴通常與石棺及厝骨箱相連。石棺是用硬岩(mizzi),上面雕刻的結構與主題,常是依循古典藝術的主題,這個藝術風格和諸王的墓以及第一世紀黑落德王的墓相似。而厝骨箱則是用較軟的岩石(kacooley),風格上是地方工匠的手藝,主題是幾何結構及花草。

在每個厝骨箱上,多多少少可以看到一些符號(十字、字母、君士坦丁字母組合),還有43個碑文(希伯來文、阿拉美文、希臘文),有的用刻的,有的用炭筆描繪。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其中一再出現新約中常見的人名,如瑪利亞、瑪爾大、基肋乃人Philo、瑪竇、若瑟、耶穌等人。(要了解這些墓穴在信仰、歷史及藝術上的價值,請參考:Bagatti and Milik: Gli scavi del Dominus Flevit, Jerusalem, 1968)

主哭耶京堂入口處的爐形洞穴式(kokhim)墓穴,內有厝骨箱/石骨盒(ossuary)。

在考古挖掘中還發現了一個拜占庭時代的修道院,這個第五世紀的遺跡,還包含一座獻給女先知聖亞納(St. Anne)的教堂。這個發現證實,此地受基督信仰尊崇的歷史,可以回溯到拜占庭時期。現今所見的教堂是方濟會士在1955年邀請A. Barluzzi 建築師設計建造的,就建在這座拜占庭教堂遺址上。

此地讓我們想起了當年的情景,春天清晨的美景無以言喻,光芒萬丈的太陽自橄欖山背升起,高舉於澄澈如水晶般的藍天之上,陽光覆照在對面山坡雄偉壯麗的聖城。熙雍山上黑落德王宮的城塔,白色大理石反射出純淨耀眼的光芒;再往下看,壯觀的王宮成列成行依山勢排開,好似一個巨大圓形劇場的階梯一般。最後,眼光落在腳下,聖殿這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古蹟映入眼簾。聖殿由克德龍溪谷中拔地而起,數百個巨石塊緊密堆疊的城牆基石引人注目,城塔鑲嵌無數寶石,遠近馳名的銅製大門上鑲滿金箔,陽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主哭耶京堂內祭台與能望向耶路撒冷方向的窗戶。
主哭耶京堂的形狀像一顆淚珠,象徵耶穌的眼淚。圖為教堂內朝上望向教堂圓頂所看到的景象。

耶穌當然看到這一切;但是祂也見到他人所看不見的未來。祂看到羅馬兵團從北方揮軍而下,在這個神聖的城市外挖掘戰壕。祂也看到城牆基石與城塔被推倒,一切都被摧毀剷平。聖殿遭火徹底燒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另一塊石頭上。祂還看到數以千計的猶太人因刀劍與饑饉而倒下,亡國難民倉皇逃奔,四散於各邦。基督的面容轉而憂傷,淚水盈眶,從祂口中道出動人的憐憫之詞:

路十九42-44:

「恨不能在這一天,你也知道有關你平安的事;但這事如今在你眼前是隱藏的。的確,日子將臨於你,你的仇敵要在你四周築起壁壘,包圍你,四面窘困你;又要蕩平你,及在你內的子民,在你內決不留一塊石頭在另一塊石頭上,因為你沒有認識眷顧你的時期。」

瑪二三37-39: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你常殘殺先知,用石頭砸死那些派遣到你這裏來的人。我多少次願意聚集你的子女,有如母雞把自己的幼雛聚集在翅膀底下,但你卻不願意!你看罷!你們的房屋必給你們留下一片荒涼。因為我告訴你們,自今以後,你們斷不能再看見我,直到你們說:『因上主之名而來的,當受讚頌!』」

主哭耶京堂內部牆上文字與圖案

這張相片是由耶路撒冷城西向東拍攝,當時al-Aqsa’s 清真寺的圓頂還是銀色的。

主哭耶京堂正對著耶路撒冷,從窗戶向外看去,可以看到耶路撒冷城的圓頂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