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匝肋
使人想起聖母領報的納匝肋

正如生命由受孕開始,耶稣在世的生活故事,從納匝肋才真正開始。
貞女懷孕生子應驗了聖經依七14的預言:「吾主要親自給你們一個徵兆:看,有位貞女要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厄瑪奴耳。」「厄瑪奴耳」的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在」(瑪一23)。
瑪利亞面對這喜訊表現了無私與順服的精神,她敬畏上主,聽從祂的安排:「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路一36)
瑪利亞的未婚夫若瑟,也對上主表現出一樣的順服。在他們同居前,若瑟發現瑪利亞懷孕了,有意暗暗地休退她。然而,上主的天使在夢中顯現給他並告訴他,瑪利亞受孕乃是出於聖神。「當若瑟從睡夢中醒來,就照上主的天使所囑咐的辦了,娶了他的妻子。」(瑪一24)
隨著歷史的推進,基督徒在天使顯現給瑪利亞舊址上建立過多座聖堂,現今的聖母領報大殿是第四座教堂。早在第四世紀拜占庭時代,也就是基督宗教終於獲得官方認可的時代,就已經開始在此興建了一座教堂。十字軍時代也曾在此興建了一座壯觀的聖堂;目前的教堂,取代了1700年代所建的教堂;這是宣布召開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的教宗若望廿三世,於其任期內決定重建一座更莊嚴的教堂。
不過,教宗若望廿三世並没有看到他努力的结果,但教堂的主要樓層有許多壁畫,其中有他以及其他致力使納匝肋成為基督徒聖地的教宗們的畫像。許多壁畫描述基督的一生;還有一面壁畫,描述120位方濟會士殉教的史蹟。
由許多國家所捐贈的瑪利亞圖像,都掛在教堂的主要樓層牆壁。這實現了瑪利亞所說的:「今後萬世萬代都要稱我有福」(路一48)。Vasko神父說,到聖地旅行的婦女們都特別喜愛聖母領報大殿,「因為她們與聖母有許多共同點,她們或是母親,或是人妻;瑪利亞曾經也像其他婦女一樣打掃及工作。」



納匝肋是「耶穌在智慧和身量上,並在天主和人前的恩愛上,漸漸地成長」的地方(路二52)。同時,這裡也是聖家 ─ 若瑟、瑪利亞及耶穌 ─ 為避免被黑落德殘害,從白冷逃到埃及後,又重新返回紮根的地方。
當耶穌開始公開傳道生活時,納匝肋的居民排斥耶穌。於是耶穌說:「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本家外,沒有不受尊敬的。」(瑪十三58)「……他開始在會堂裡教訓人:眾人聽了,就驚訝說:『他這一切是從那裡來的呢?……這人不就是那個木匠嗎?他不是瑪利亞的兒子……?』他們便對他起了反感……耶穌在那裡不能行什麼奇能……因他們的無信心而感到詑異。」(谷六2-6)
但其他人對耶穌的懷疑態度,很快地轉變為相信耶穌是天主子。當宗徒斐理伯告訴他的朋友納塔乃耳,默西亞在他們中間,而且出身於納匝肋的時候,納塔乃耳便回答說:「從納匝肋還能出什麼好事嗎?」但納塔乃耳後來也改變了想法,明認耶穌是天主子,並且成為耶穌的十二宗徒中的一位。
Vasko神父也指出,許多人想知道怎麼樣認定一個特定的遺址 ─ 例如聖母領報大殿 ─ 確實是真實的。他相信,有紀錄顯示早期基督徒,遠在最早的永久性教堂興建以前,在這個地點舉行過熱心敬禮。對這個地點的熱心敬禮持續了三個世紀,直到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信仰,並將此信仰奉為羅馬帝國的國教時,他特別遵照母親聖海倫皇后的請求,開始在這裡興建教堂。他強調:「人們都說:『根據報導,就是這裡,就是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