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基督徒的聖地
基督徒成為少數的原因
有三個因素共同造成了基督徒在這個地區逐漸成為少數:猶太人大量移入,回教徒出生率驟升,以及基督徒的出走。在此僅列舉一些數據來說明:
白冷大學的Bernard Sabella博士的調查顯示,從1948年以來,約有23萬阿拉伯基督徒棄守聖地。而從1967年的戰爭開始,35%的巴勒斯坦基督徒外移。再者,估計到了2020年,基督徒僅將佔總人口的1.6%。
這種現象顯見於三個主要的聖經與基督徒重鎮:耶路撒冷、白冷、和納匝肋。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居民比例從1840年的25%降至2002年間的2%。而在這段期間,猶太人卻因為大量遷入,人口數從4000成長到40萬人。
另一方面,回教徒則從4600人增加到14萬3 千人,主要是因為他們和大多數的回教國家一樣,由於高出生率而成功地達到每25年人口增加一倍的目標。相反地,基督徒這方面卻只有明顯的向外移民記錄,特別是自1948年的戰爭起,人口數從25000降到14000。由第一次以巴衝突(Intifada)開始,人口就已逐漸外移,根據1994年的統計,基督徒的總數已不到12000人。
白冷
1863年時,白冷幾乎完全是基督徒城市,有4400名基督徒遠超過600名回教徒。1922年間有5838名基督徒,而回教徒僅僅818名。
但到了2002年,這個達味之城只剩下12000個基督徒,卻面對33500個回教徒。
這樣的逆轉趨勢,除了先前提到的原因外,還有兩個因素使然:1948年戰爭以來,在白冷四周設立了許多難民營,其中的人口持續的成長;同時赫貝龍(Hebron)的回教徒也遷往白冷。同時整個二十世紀中,白冷基督徒緩慢卻持續的外移也不無影響。
納匝肋
上面提到的三個因素也同樣地促成納匝肋基督徒人數的減少。遠在1897年,納匝肋是個以基督徒為主的小城市:約有4000名基督徒和2000名回教徒。
到了1947年,全城的人口倍增到12000人,多數是基督徒。然而以色列軍隊攻佔Sephoris城後,居民逃向納匝肋,使人口成長到40000,而新移民大多為回教徒。
幾年之後,以色列在這個阿拉伯人的城市東邊建立了一個新的猶太人城鎮(Nazareth “Illit”),近年來急速成長. 。再加上基督徒緩慢地持續外移,當地市政府的數據顯示,在1900年是基督徒城市的納匝肋,到了2002年,居民人數共約14萬,其中猶太人七萬、回教徒38000、基督徒卻只有32000。
2000年9月(由於以色列總理夏隆強登聖殿山因而)爆發了第二次以巴激烈衝突(Intifada)之後,要正確統計巴勒斯坦基督徒出走情形是很困難的。就連堂區司鐸也沒有可靠的資訊,因為有時這些移民計劃是秘而不宣的。然而,由於缺乏觀光客以及沒有朝聖者的危機,向外移民的情況仍舊持續,而且數目一天比一天增多。
以下是一個例證,單從“Casa Nova” (耶路撒冷的方濟會朝聖旅館)最近幾個月就有4名年輕人離開這個國家,而且很有可能不會再回來了,而我們都知道人們離開的具體事例,即使他們並沒有正式辦移民。
白冷、Beit Jala和Beit Shahour的市府資料顯示,(2012年)412人在最近幾個月離開這些城市,大多數是基督徒,100人來自Beit Jala,272人來自Beit Shahour。這些人和前述的情況相同,很多出走的人並未正式申請移民。他們中很多都是年輕人,外移是為了追求更好的前途。老一輩和殘障者留下來,卻無法給聖地的教會注入活力。
這樣悲涼的狀況導致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白冷地區許多年輕基督徒婦女不得不在回教青年中擇偶,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兒女不會是基督徒了。再者,若要更進一步了解基督徒大量出走的情況,必須考慮到人口統計學的幅度。基督徒人口的成長,應該比實際上更高才對,因為即使基督徒生育子女不如回教徒多,但他們也大多也有3到4個孩子,而且嬰兒死亡率也不是問題,由此看來,基督徒人口就理論而言應該是不斷地成長才對。
所以,如果基督徒在耶路撒冷、白冷和納匝肋一直遞減,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移民。這種情形在聖地的其它基督徒鄉鎮、城市也是一樣的。